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党建工作

书记领办 | 护“绿”苏芡,水乡田头到市民舌尖的绿色守护

来源: 局机关党委、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发布时间: 2025-08-22 13:46:34 访问量:字体

今年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20周年,“两山”理念已深入人心、改变中国、引领时代。“苏州芡实”(俗称“鸡头米”)作为苏州水生蔬菜(苏州“水八仙”)的一张靓丽名片,凭借独特的口感与丰富的营养,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,给百姓餐桌增添了一碗Q弹润口的特色美食,给江南水乡营造了一片接天莲叶的无垠碧色,也为芡农带来了一份稳定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
芡实从栽种到收获殊为不易,尤其是近年来病虫害绿色防控“越来越难”,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“技术标准”,并与产品品质和产地环境密切相关。市植保植检站党支部聚焦“切口小、有难度、有特色、能落地”,将“党建引领绿色支撑助推苏州芡实品质提升”作为书记领办事项,坚持问需于民,主动扛起责任,以“青春红”赋能“植保绿”,推动党建工作与技术服务深度融合,有效保障“苏州芡实”这一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    书记带头“沉下去”摸清实情解民忧

要实现芡实品质提升,必须在芡实的病虫防控关上下功夫。市植保植检站支部书记率先垂范,提出“党员必须脚下有泥、心中有数”的工作要求。由支部书记任组长、党员技术骨干为成员组建了“植保卫士志愿服务队”,一头扎进了芡实种植基地。经过持续调查,党员们初步摸清了芡实主要病虫害的种类、发生时间和发生规律,同时将福寿螺、叶瘤病作为当前主攻对象进行深入研究,进一步探索芡实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。服务队还制作调查问卷,详细记录了不同区域种植户的防治习惯与实际困难,为后续的绿色防控工作和一对一帮扶打下了坚实的“民情基础”。

党建共创“连起来”技术服务送到家

为将绿色防控技术真正落到实处,市植保植检站党支部与苏州市农科院蔬菜所党支部开展共建,整合技术资源和团队特长,达成“党建联创、技术联推”合作协议,合作开展技术攻关,同时联动区、镇、村三级党支部,构建起一张覆盖“科研单位+职能部门+基层组织”的立体服务网。

“居师傅,你这打掉带叶瘤病的叶片要扔到田埂,集中收拾带出田间,不然容易感染其它健康叶片”。在澄湖水生蔬菜区的芡实种植基地,党员专家手把手给种植户居师傅指导,这样的场景,是三级党支部联合开展“结对帮扶”的生动缩影。

针对芡实种植户技术需求迫切,支部实行“一对一”结对,重点指导结对大户绿色防控技术的规模化应用,帮助他们打造“示范田”。党员们还制作了绿色防控技术手册,把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“土话”,让农户一看就懂、一学就会。截至目前,已有50多户种植户通过结对得到了绿色防控技术指导。

为民服务“亮出来”绿色理念润心田

“为民办实事,不能停留在口号上,要让群众真正得实惠。”为此,支部引进了福寿螺食诱防控诱捕器,采购了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物资,投入到芡实病虫害绿色防控中。对拿到绿色防控物资的种植户,党员们还现场演示设备使用方法,讲解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绿色理念,引导农户从“见虫见病就打药”转变为“科学监测绿色防控”的生产实践。

为了巩固成效,支部还联合苏州市农科院蔬菜所党支部组织了绿色防控培训,将绿色防控理念深植农户心中,将“苏州芡实”的绿色品牌越擦越亮。

从田间调研到技术护航,从物资保障到理念深植,市植保植检站党支部用党建的“温度”激活了产业的“热度”,用党员的“初心”换来了农户的“舒心”,用党建赋能产业,用科技守护绿色,让每一颗饱满的芡实都承载着党建引领的成果,书写着“党建强、产业兴、农民富”的新篇章!

Baidu
rabet雷竞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