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熟围绕粮食安全核心目标,通过三大“强化举措”夯实夏粮生产基础,目前全市秋熟水稻种植工作推进顺利,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28万亩,主要种植常农粳14号、南粳46、苏香粳100等高产优质品种,目前水稻长势良好,总体生产形势向好。
强化项目支撑,科技赋能增产
先后实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、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、水稻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,以项目为抓手破解粮食生产关键难题。同时,组建以张洪程院士团队为核心的科技服务团,聚焦粮食产量品质提升、农机农艺融合等实际生产需求,深入田间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,为水稻生产注入“科技动能”。
强化示范带动,辐射全域增产
为推动高产高效技术广泛应用,构建“1+2+10+N”技术推广模式,以水稻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“引领核心”,2个水稻高产高效万亩丰产片为“技术集成平台”,10个千亩丰产方为“示范推广窗口”,集成应用智能化集中育秧、全程机械化生产、测土配方施肥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,带动全市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。此外,依托常熟市粮食生产行业工会,组织开展“常工名匠”粮食生产技能竞赛,进一步提升种植主体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
强化指导服务,精准助力生产
针对水稻生长各阶段需求,及时发布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1期,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;在关键农时节点组织农户开展“三会一课”培训,累计培训520人次,提升农户种植技能;同时组织农业专家下沉生产一线,根据不同田块、不同苗情开展现场技术指导,累计服务105人次。通过“稳定一批高产田块、发展一批中产田块、提升一批低产田块”的分级培育策略,有效辐射带动全市水稻产能提升。
接下来,常熟将重点做好秋收秋种相关准备工作,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,持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,统筹推进组织协调、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,加快秋收秋种进度,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,为明年夏粮生产打下坚实基础。